阅读记录

第八十五章 法家弟子诸葛亮[1/2页]

三国之蜀汉再来 十月常长长

设置 ×

  • 阅读主题
  • 字体大小A-默认A+
  • 字体颜色
    “阿晓,为什么今天起来那么早,咱们昨晚还喝那么多的酒?”张苞迷迷糊糊的问道。
      刘晓嫌弃的看了张苞一眼,“还不是你非要跟孔明拼酒?”
      只见诸葛亮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,无语的说道:“何止伯萌?就是坦之(关平)到了最后也是疯狂举杯。”
      伯萌是指张苞,听说张三爷遇到了一个很厉害的名士,当场替张苞求的字,然后快马加鞭的让人送了一份家书来。
      所以两天前,张苞便字伯萌了。
      挺好的,办事流程挺张三爷的。
      张苞的字出自《诗经·商颂》中的“苞有三蘖”。
      刘晓一开始还以为是孽徒、孽障的“孽”,后来才知道,蘖(niè)者,有斩而复生之意。
      而孟子在《告子上》这一篇中有云:“非无萌蘖之生焉。”
      自从诸葛亮与刘晓等人混熟了之后,倒是经常被刘晓拉来聚餐。
      上一次甘宁的事情发生后,诸葛亮挺过意不去的。他觉得如果自己当时在场的话,肯定能够把事情处理的更好。
      刘晓自然也是明白诸葛亮的心思,所以就趁着张苞被提前赐字的喜事,在昨日摆了酒宴喊诸葛亮过来一起聚聚。
      然后,刘晓就是开酒楼卖酒的,几个年轻人自然是喝多了。
      此时,刘晓、诸葛亮、关平、张苞、赵统、关银屏六人正带着家将前往汉江学院的路上。
      虽说刘表和世家大族们不在乎甘宁这种“小角色”,但毕竟发生了刘琮受伤以及出了人命的事故。
      而且刘晓这家伙实在是太能折腾了,刘表索性找了个理由把他给塞进汉江学院里面去。
      不得不说刘表文治还是有一手的,如今的汉江学院如同太学一般,里面大儒多如,咳咳,大儒挺多的,求学的士子也挺多的。
      但是,并不是说每一个来汉江学院读书的士子都会摆在名师大儒的门下。
      这里上课的模式有些类似于太学,会有大儒上“公开课”。想听的可以来听,但并不是说听了课就算是记名弟子了。
      不过,如果你天资聪慧,是一个读书的好苗子,那肯定会被大儒收在门下。
      当然,除了老师因为爱惜才学主动收徒之外,还有学生直接拜师的。
      但究竟是看在人情面子上,还是看在土豪学生的赞助上,那就说不准了。
      你在我这混一份弟子的名头,我在你那得到人情或者金钱之类的支持。
      这是自百家争鸣以来流传下来的“传统”。
      但并不是说这样的学生完全是属于和老师互惠互利的,其中也不乏有愿意学习的人会被收做亲传弟子。
      毕竟这年头,真正的学问普遍都是传给亲传弟子,老师们都迫切希望找一些接班人。
      像是公开课和镀金人士都是为了传播自己的学术理念,而亲传弟子则是继承自己的衣钵,两者自然无法同日而语。
      而诸葛亮这一次跟着,就是想带着刘晓在汉江学院四处转转,感受一下午汉江学院浓厚的文人气息,多听几次当代大儒的课程,到时候看着刘晓对哪家学说感兴趣,然后拜在门

第八十五章 法家弟子诸葛亮[1/2页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