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记录

第三百零五章 劝农官[2/2页]

我在明朝当皇帝 你个小老头子

设置 ×

  • 阅读主题
  • 字体大小A-默认A+
  • 字体颜色
改天老奴去户部找几个劝农官来专门负责此事。”
      听见劝农官这个词,李天的脑袋转了好几圈才想起这个官职来。
      明朝是历史上第一个实行劝农官制度的朝代。
      原本劝课农桑是地方官的责任之一,只是到了明朝才将它当做了地方官一个考核的标准。
      在前期并没有专门的人负责此事,到了明宣宗时期,这种制度才被正是确立,从地方官身上剥离出来,有了专门的人去负责。
      所谓劝农官,实际上就是教导农民怎么样进行种植,如何改善种植环境,提升粮食产量的官员。
      品级也不算怎么高。
      一般都是那些不怎么受待见的官员去担任的。
      因为效果也不是很明显,所以并未引起朝廷的重视。
      这样的官员,在此时的大明,还不怎么多。
      不过李天倒是留心了下来。
      因为他知道古时候,由于人们常年聚集在某些地方,百姓们也不懂的休养生息的道理,
      这就导致,土地逐年贫瘠,粮食收成自然是一年不如一年。
      很多百姓不得不背井离乡,开始寻找新的可耕种的土地。
      如果劝农官知道该怎么改善土地,使土地变得肥沃,这对此时还在以农业为主体的大明来说,其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职位。
      可惜,此时的明朝人除了使用大粪、腐烂的稻草之类东西当做肥料之外,并不懂得化肥的制作方法。
      再加上见识的问题,此时的劝农官能做的事情,其实非常的有限。
      李天其实早就考虑过这个问题了。
      想要提升粮食的产量,改良农作物的种子是一个方法,发掘新的农作物也是其中一个办法。
      可这些都没有发明化肥来的给力。
      只是李天此时也是哪化肥没什么办法,那东西需要十分复杂的手段才能制作的出来,对工业的要求可是极高的。
      虽然化肥没办法做,但他知道,这个时代,鸟粪肥已经逐渐被人运用到种植之中。
      而他恰好知道几个储存这大量鸟粪的地方。
      只不过,那几个地方,距离此时的大明还都很远,唯有等蒸汽轮船这样既能远航,载重量又大的东西被建造出来,才有可能派的上用场。
      眼看轮船已经有了眉目,这件事似乎也可以提上日程了。
      而且一旦轮船普及开来,各种来自美洲的农作物,还需要劝农官的大力普及才能让大明的百姓认可这些新农作物。
      所以劝农官此时虽然只是不起眼的小官,可今后对大明的发展却有着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,李天也不得不对他们重视起来。
      想到这里,李天觉得有必要找一帮真正懂得农桑之事的人,来编撰一部劝课农桑的科普书籍了。
      凡是都需要有个开头,这次弄这个窑洞大棚,正好是一个机会。
      “此事就交给江保你去办吧,但在他们到任之前,朕打算见一见这些劝农官,找个时间安排他们觐见一下!”
      江保虽然不知道李天见他们的目的是什么,但并没有迟疑,连忙说到,
      “是陛下,老奴会尽快安排!”

第三百零五章 劝农官[2/2页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