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记录

第四十七章 所谓仕途[1/2页]

我在明朝当皇帝 你个小老头子

设置 ×

  • 阅读主题
  • 字体大小A-默认A+
  • 字体颜色
    四品官衔听上不是很高,但对无数读书人而言,却已经是祖坟冒青烟才敢琢磨的宏愿
      一个天资聪颖的蒙童从八岁开始入学,需要整整苦读十二年,才能参加科举考试。
      这十二年间不能残疾,不能犯法,不能有任何攻击朝廷的言论。
      而且参加科举考试当年,家里不能有直系血亲去世,如果有直系血亲去世,那便还要再等三年。
      科举考试的第一关,便是县中举办的童生试,只有过了童生试,得到秀才功名,才算真正站到仕途生涯的起点。
      成为秀才后,要在一个月内准备好参加乡试。
      乡试一般在各省省城举办,因为是在秋八月举办,所以又被称为秋闱。
      在前往省城的路上,要保佑自己千万别碰上山贼土匪;进了省城之后,也要谨小慎微,免得得罪了省城中哪位大官的门房,致使十二年寒窗苦读的苦功白费。
      哪怕一切都顺顺利利,侥幸过了乡试,成为举人,依然还有会试和殿试两关。
      而在任何一场考试中落榜,便需要再等三年。
      会试在京城,殿试在皇宫。
      在这两项考试期间,直系血亲还是一个都不能死,只有血亲去世,考官马上就是一纸令书,送你回家。
      当然,你可以瞒着。
      但若是有朝一日东窗事发,就不是剥夺功名那么简单了。
      实力也好,运气也好,你终于从全天下的学子中脱颖而出,拿到了三百进士名额中的一个。
      这时候你就可以走马上任,开始做官了吗?
      不,除了状元,榜眼,探花三人,其他进士将全部进入翰林院,或成为整日抄写史书的编修,或成为整日无所事事的待政。
      诚然,朝廷不会亏待这些从千万人中杀出来的人才,每个人头上都会顶着六部主事和知县候补的名头。
      但这些名头大多都是虚职,因为六部和各地县衙并无官位空缺。
      世家子弟在这一步,就已开始各展神通,想尽办法把名头变成真的。而对于大多数普通进士而言,一般都要在翰林院中待上至少三年,才有机出外补缺。
      这时候的你二十四岁,官衔是正七品的一县之尊。
      成为一县的父母官后,你要应对的是鸡毛蒜皮的百姓案子和奸滑如油的地方胥吏,还有无数政务琐事。
      在此之间若是出了差错,不是贬官,便会彻底丧失晋升的机会。
      朝廷每两年进行一次政绩考核,你县令当得不错,通过了。
      这时你便进入了吏部文选司的视线,只要你耐得住性子,一般半年之内,你便会从正七品的县令,调回京城,晋升为正六品的一部主事。
      在任职主事期间,你要应付同僚上司,还要做出一定的功绩,依旧是等待朝廷两年后的又一次政绩考核。
      这时候的你二十七岁,官衔是正六品的一部主事。
      在两年后的朝廷又一轮政绩考核中,你因为当过县令的经历和上司的赏识,成功过关。再一次进入了吏部文选司的重点观察名单中。
      这一次你等的时间长了些,因为越往上爬,空缺的官位就越少。静待

第四十七章 所谓仕途[1/2页]